百姓,他们的家遭受天灾,亲人离散,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,至于区区几个外邦人不值得花费太多经历。”

“赵国公此言差矣,这是国事,理应着重处理,百姓的赈灾工作只需按部就班进行。”

“房相的看法恕难苟同,我大唐境内外邦人士不在少数,他们若是敢闹事直接派兵剿灭便了,何况船上顶多也就十几个外邦人何必兴师动众。”

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素来政见不合,今天在这件事情上也毫不意外的各执己见,很难说他们的看法谁更加正确。

李恪仔细想了想之后,打断了他们的争执,“两位就不要再争了,只需要将两件事同时进行,双管齐下,问题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吗?”

“我想没有必要非得分个先后吧?”

长孙无忌看了看李恪,有些阴阳怪气地问道:“这么说来,吴王殿下是有办法了?”

这固然是给自己挖的坑,但李恪还是直言不讳道:“不敢说有什么好办法,但我愿为父皇分忧,为朝廷尽一份心力。”

太子李承乾见李恪居然主动要把这个烂事揽在自己身上,顿时高兴地扬起了嘴角。

他事先就知道李世民在为这件事生气,心说到了宣政殿尽可能低调,不要高谈阔论显得自己很有能耐似的,免得这种事落在自己头上。

要千里迢迢赶去扬州处理赈灾和外邦船只的事,可想而知这样的差事既辛苦又不讨好,而且离开长安城这段时间指不定别人怎么在背后搞小动作。

所以李承乾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办这趟差使的,而他却无比期待这事能落到李恪或是李泰的头上。

“三弟信心可嘉,一会儿我就在父皇面前举荐你,让你能够得偿所愿!”

李承乾故作姿态地说道。

他心中却在暗暗讥讽道:李恪,你小子最近越来越忘乎所以了,真以为你什么事情都办得成吗?

简直不知天高地厚!

“吴王殿下才刚刚完婚,实在不宜远行,我想这件事交给我经验的大臣去办就可以了,没有必要惊动大唐的一位皇子。”

房玄龄站了出来,他是极力反对吴王前往扬州的。

久经宦海的房玄龄心知肚明,这件事办得好固然能在皇帝眼里博得好感,但若是办不好,伴随着的弊端

章节目录